资讯中心

马尔尚战略性调整新加坡世锦赛赛程:聚焦混合泳,放弃双项蝶蛙

2025-07-26

法国游泳名将莱昂・马尔尚(Leon Marchand)在 2025 年新加坡世锦赛前做出重大战术调整,宣布放弃 200 米蛙泳和 200 米蝶泳项目,全力冲击男子 200 米与 400 米个人混合泳双冠。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巴黎奥运四冠王的竞技策略转型,更折射出顶级运动员在高强度赛事周期中的自我重塑智慧。

一、奥运巅峰后的战略收缩

作为巴黎奥运会历史上首位包揽 400 混、200 混、200 蝶、200 蛙四枚个人金牌的 “现象级选手”,马尔尚在 2024 年创造了游泳界的神话。他在东京周期师从菲尔普斯恩师鲍勃・鲍曼后,通过技术革新将混合泳带入新纪元 —— 其 400 米混合泳 4 分 02 秒 50 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撼动,200 米混合泳 1 分 54 秒 06 的奥运纪录更被视为 “人类极限的突破”。

然而,2025 年开年的澳大利亚训练中,马尔尚遭遇肩背部肌肉拉伤,导致其在职业游泳系列赛中状态起伏。尽管通过劳德代尔堡站、印第夏季杯等赛事勉强达标世锦赛,但教练组敏锐察觉:若继续兼顾蝶、蛙、混三项,可能导致核心项目竞争力下降。正如其主训师卡斯特尔所言:“我们从未在无干扰的情况下测试他的 200 混潜力,世锦赛的赛程分散性提供了绝佳机会。”

二、赛程博弈与体能分配

新加坡世锦赛的赛程安排成为战术调整的关键诱因。与巴黎奥运会 “200 蝶 + 200 蛙” 背靠背决赛的高强度模式不同,本届世锦赛将 200 米混合泳(7 月 31 日)与 400 米混合泳(8 月 3 日)的决赛间隔延长至三天。这种 “窗口期” 让马尔尚有机会以更充沛的体能冲击双冠 —— 尤其考虑到他在 2024 年世界杯上海站曾以 1 分 50 秒 30 刷新 200 混短池世界纪录,长池项目仍有提升空间。

放弃蝶、蛙双项后,马尔尚的赛程压力大幅减轻。原本需在 7 月 27 日参加 200 蝶预赛、7 月 30 日 200 蛙半决赛的密集安排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专注混合泳单项与可能的接力赛。这种调整不仅降低了连续作战的体能消耗,更让他能针对混合泳的分段技术进行精细化打磨。例如,其 400 混的蛙泳段一直被视为 “短板”,但通过减少蝶泳训练,他可将更多精力投入蛙泳腿部力量强化。

马尔尚战略性调整新加坡世锦赛赛程:聚焦混合泳,放弃双项蝶蛙

三、混合泳格局的重新洗牌

马尔尚的退出直接改变了 200 米蝶泳与 200 米蛙泳的竞争格局。在 200 蝶项目中,匈牙利名将米拉克、美国新秀卡森・福斯特将展开激烈争夺;200 蛙赛场则成为立陶宛选手梅卢提斯与日本神童小关也朱笃的 “新战场”。对于中国泳迷而言,31 岁的汪顺成为 200 米混合泳的焦点 —— 这位东京奥运冠军在 2025 年全国冠军赛中状态回暖,若能在世锦赛突破 1 分 57 秒大关,或将创造老将奇迹。

不过,马尔尚的核心优势依然显著。其 400 米混合泳本赛季 4 分 07 秒 11 的成绩仍稳居世界第一,领先第二名美国选手卡萨斯近 3 秒。而在 200 混项目中,尽管埃及选手艾哈迈德、美国新秀福斯特已游进 1 分 56 秒,但马尔尚的奥运级技术储备(如水下海豚腿的连贯性)仍具统治力。正如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的分析:“他的转身效率比竞争对手快 0.3 秒,这在短距离项目中足以决定胜负。”

四、伤病阴影与长期规划

此次战术调整亦折射出马尔尚团队的长期战略考量。2025 年是洛杉矶奥运周期的开局之年,法国泳协明确表示 “要将马尔尚的巅峰期延长至 2028 年”。为此,教练组制定了 “选择性参赛” 策略 —— 放弃非核心项目以避免过度消耗,同时通过减少国际赛事频率(如缺席 2025 年世界杯)来降低伤病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马尔尚的调整并非孤立事件。其竞争对手如美国的卡萨斯、澳大利亚的查尔莫斯近年来均采取 “聚焦核心项目” 的策略。这种趋势反映了现代游泳训练的新范式:在技术精细化时代,全能型选手的生存空间正被 “专项突破” 挤压。马尔尚的教练鲍曼对此直言:“菲尔普斯时代的多项目统治已难以复制,如今的胜利属于懂得取舍的智者。”

这一决定在舆论场引发热议。法国《队报》以 “破茧重生” 为题,盛赞马尔尚团队的清醒认知;而澳大利亚《游泳世界》则担忧:若马尔尚在乐鱼网官网入口新加坡实现双冠,可能进一步巩固法国在混合泳领域的垄断地位。对于中国游泳队而言,汪顺、覃海洋等老将需在强敌环伺中寻找突破口 —— 尤其在 4X100 米混合泳接力项目,马尔尚的缺席或许为中国队创造了冲击奖牌的机会。

新加坡当地时间 7 月 27 日,马尔尚将迎来世锦赛首秀 ——200 米混合泳预赛。届时,人们将见证这位奥运传奇如何在战略调整后重新定义混合泳的竞技高度。正如他在赛前采访中所说:“巴黎的辉煌属于过去,现在我要书写新的篇章。”